新赛道·新征程|城市服务一体化运营系列报道③ 蚕花园模式:老旧小区蝶变背后的“民声”力量
2025.05.30


大运河沟通南北,贯通古今,延续着文化血脉、润泽着沿岸居民。历经多年,坐落于古运河畔的拱宸桥街道逐步呈现出“新”“旧”不同的面貌。
其中,蚕花园社区的永和坊、永兴坊、永宁坊、永安坊,以及永庆路社区的永庆坊,是一个集商品住宅、回迁房于一身的老旧社区。共有81幢楼宇,5371套住宅,服务面积35.3万平方米,如今开始呈现出基础设施设备不足、老龄人口占比增大、原有物业服务分散与居民生活需求日益提升的矛盾,让社区管理逐渐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蚕花园社区现状

面对困局,蚕花园社区、永庆路社区在拱宸桥街道的支持下,将目光投向了拥有“翠苑模式”与“天水模式”成功运营经验的善治公司,率先探索全域一体化服务,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寻求新法。

蚕花园社区现状

2025年,善治公司正式入驻蚕花园社区与永庆路社区,便俯身丈量起每一寸土地,用耳朵倾听每一个声音,以基础服务为抓手,一场政、企、民三方联动的变革悄然启动。
3月,在蚕花园永兴坊客堂间里召开“红茶议事会”。会前,社区通过“邻里·元治理”系统平台收集居民诉求生成议题清单,并邀请匹配度高、关注度强、专业度高的居民代表参与议事,共同探讨老旧小区如何改造。
会上,各方畅所欲言,“AI助手”总结提炼会议共识,提升会议效率。会后,议事结果被推送给相关的负责人跟进实施,将“事后”知情权和监督权交给居民,实现改造全程可见、可感、可参与。

开展“红茶议事会”
短短几个月,一个个居民关切的问题,都得到了积极回应:引导居民车辆规范停放,保障社区安全;新增的64台电瓶车充电桩、22台汽车充电桩、19组智能快递柜,让“充电难”“取件远”成为历史;52次的公区维修、385 次的入户维修,让社区实现“逆生长”。
当越来越多的“民声”促进了“民生”、越来越多的“民意”变成了“满意”,蚕花园的治理密码已然重构。

破而后立,共向新生。
善治公司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探索片区物业与综合运营邻里中心相融合的全域一体化运营管理服务模式,降低政府日常管理压力,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

蚕花园未来社区鸟瞰效果图

邻里综合体效果图
其中,“蚕花港”邻里综合体的升级让社区改造进入加速期。嵌入式打造社区食堂、大运河拱宸桥城市共生记忆馆、农贸市场、屋顶户外健身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综合服务分中心等,将为居民提供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区管理及商业等日常生活服务的“一站式”公共中心,让“15分钟生活圈”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如今的蚕花园,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蜕变:杂乱的边角地成了孩子们嬉戏的口袋公园;屋顶花园变身“空中运动场”,夏日音乐会的悠扬旋律激发小区活力;城市共生纪念馆成为文化学习的重要打卡点。

拓展屋顶花园使用功能,开展夏日音乐会

在邻里中心开展园区活动

“以前总想着换房,现在反倒舍不得走了。”在永宁坊住了20年的王阿姨感慨道。
她的话道出了许多居民的心声——当城市更新与老小区改造不再是“涂脂抹粉”的表面功夫,而是真正实现“硬件提质+服务升级+文化重塑”的深度焕新,才能让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慢慢照进现实。
从“破局”到“立新”,老旧社区的蜕变之路让每个居民都能在烟火气中触摸到幸福的温度。当专业智慧与人文关怀在社区治理交响,这座大运河畔的老社区,终将绽放出历久弥新的光彩。

-END-
